第2章 蜜三刀

她在里间着急,外面的礼官比她还着急。皇家最注重时辰,若是误了吉时,皇上怪罪下来那就是掉脑袋的大罪。

可是万一太子爷今日不好,吹吹打打过去不也触了皇上的霉头?

左右伸头也是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,几个主事的礼官商量了半刻,终于决定了:起花轿,出发!

宁歆歆抱了个粉彩瓷瓶坐在花轿里,竟也徒生出一种出嫁离家的悲戚,要是爸妈看见自己这个相亲相亲不行、恋爱恋爱不中的女儿竟然嫁人了,该会喜极而泣吧。

她打起轿帘、挑起盖头吩咐随行的赵嬷嬷:“嬷嬷,还劳烦您催促队伍快些行,晚了怕是赶不上冲喜。”

赵嬷嬷今日穿得喜庆,一件红色的短袄,外面搭了件碧色比甲,心里头七上八下,太子是她一手带大的,说句僭越的话怕是比她亲生子还更亲厚些,此刻实在担心得紧。

正伤着神,就听见轿子里的祖宗说了句“赶不上冲喜”,赵嬷嬷的担心悉数化为了怒气,恨不得当场冲过去撕烂这小蹄子的臭嘴。

她双拳紧握,忍了又忍才压住气,从牙齿缝里挤出了一句:“公主身为女子,还是当矜持些。虽我们太子殿下芝兰玉树、英俊潇洒,您迫不及待亦是人之常情,但是婚仪婚制有礼有据,平白却也催不得。”

宁歆歆笑了,她起底也看了一千万字宫斗宅斗文,叫人拐着弯骂了还能听不出来?

谁稀罕你们这个在棺材里仰卧起坐、要死不活的太子啊,要不是为了保命,才不稀的催你。

说完痛快话的赵嬷嬷却紧走两步赶上了为首的礼官,言说吉时将误,队伍脚程要快些。

宁歆歆虽看不清外面轿夫的步子,但是听动静应该是开始小跑了,轿子颠簸也越发厉害。

还好,这赵嬷嬷虽嘴上不饶人,却是个拎得清的。

轿子不多久就停下了,看来那个别业离太子府并不远。宁歆歆探头一看,太子府还是一片衔红挂绿、张灯结彩的喜庆装饰。

谢天谢地,太子他老人家还活着。

有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子面带急色,快步走来跟赵嬷嬷耳语了几句,听得赵嬷嬷连连点头,旋即对着宁歆歆说道:“公主,太子今时抱恙,怕不能与您行拜堂之礼,老奴先引您前去住处安置。”

太子没有出来迎亲,轿夫自也没有压轿,但听了这话的宁歆歆却按不住了,把那什么“世世瓶安”扔下,一个跨栏动作出了轿,捉裙就往府里冲,很快就寻到了太子住处。

太子的益安居里呈了种与外面喜庆截然不同的哀戚,宁歆歆人还没进屋,就被浓浓的药香扑了满脸。

她抬腿进了里间,就看见地上乌压压跪了一群人,看衣饰估计是丫鬟、内侍还有医官。

床前站了个人,把横在床上的太子挡了个严严实实,一身明黄衣袍,过肩的五爪金龙刺绣,应该就是南潞建平帝。

床沿还坐着个捧着药汤、哭得倒不上气的中年美女,不用问就是皇后。

“昭儿,就当是为母后喝一口,喝了药就好了,”皇后拿勺子舀了勺药喂过去,却因为哭得打颤泼了大半勺。

宁歆歆越过人走到床前,待看清太子状态,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,嘶——

这是什么大型哮喘发作现场。

太子正躺在床上,一身婚服,身体消瘦,面呈紫绀色,一阵接一阵地无缝干咳,呼气时还带着明显的哮鸣音。

宁歆歆有点头疼,前几天还乌鸦上身说太子别是肺结核,没想到竟然是哮喘。

垃圾系统真是开玩笑上瘾,哮喘,这是个古代能治的病?太子都憋成这样了,这个年代又没有沙丁胺醇,实在有些棘手。

反正不管有没有气管扩张药,躺着是不行的,喂药是更不行的。

“我多少会点医术,”宁歆歆拎着裙子,气喘吁吁,“让我试试。”

见无人喝停,她便冲到床头把太子扶坐了起来,伸手捋胸膛给他顺气,但是太子的病应该发作了有些时辰了,半坐也缓解不了呼吸阻滞,坐起来之后咳嗽并没有减缓,还咳出了好些泡沫痰。

和亲公主半路悔婚让南潞皇室里子面子丢了个遍,皇后本来就对宁歆歆颇有成见,见她把儿子这番倒腾就更不乐意了,哭着喊着要把宁歆歆拉开,“快来人啊,太子呕白血了,快来人救救我的昭儿……”

倒也没什么人来了,司医监数得上号的医官都跪在这儿呢,就是没一个敢抬头罢了。

建平帝皱着眉将皇后揽进怀里,声音略略发颤,“姈儿,先别急,昭儿不会有事的。”

而后他转头盯着宁歆歆,语气里有刻意压抑的怒气,“五十五公主,你当真懂歧黄之术?南潞太子的性命可容不得你儿戏!”

好的,这次记住了,我是五十五公主,宁歆歆想着,懂歧黄之术的都跪着呢,有人有办法吗?你现在只能信任小可这个二把刀。

她头也没抬道:“这是世外高人授我的法子,若这也不能活太子命,那世间便再无方法。”

突然,她发现太子已经开始心脏停跳,便问地上的医官:“有没有纱布?”

宁歆歆怀疑跪在地上的医官们已经死在太子前面了,半天过去竟没有一个人回话,皇后又只知道哭,建平帝只知道哄。

真是要命。

没有纱布就没有吧,也顾不得那么多了,她把太子放倒,三下五除二就把太子上衣解了个七七八八,然后开始胸外按压。

皇后看到自己儿子遭人如此“轻薄”,又开始嚎哭,地上跪的人也把头埋得更低,恨不得自戳双目。

宁歆歆真的快被皇后吵死了,忍着脾气做完胸外按压,她准备给太子做人工呼吸。

以前她经常看到医学生路边救人,也幻想自己能碰到这种情况上个新闻,就练熟了心肺复苏,没想到第一次用就是救自己的“老公”,真是天意弄人。

还好,太子长得还是非常可以的,就算没有纱布她也能下得去嘴。

刚趴下准备对嘴开吹,头上那顶大金冠就借上了离心力,差点给她带到床底下去,宁歆歆粗鲁地把发冠摘了下来,盘好的发髻也撕扯了个乱七八糟。

皇后见她解了儿子衣服、下了自己发冠,眼看着就要当着满屋的人用强,全身血液呼呼冲上天灵盖,拈着兰花指戳了她半天,一声“悍妇”还没说出口,就觉眼前一黑,登时就气晕了过去。

建平帝黑着脸瞪了宁歆歆好几眼,之前她悔婚跳车还勉强算作人之常情,但今日轻薄太子在前、气晕皇后在后,怕不是北铉派来的细作。

若昭儿此番不测,便是与北铉撕破脸也要与她新仇旧账一道清算。

瞪完就抱着皇后走了,也带走了大半的医官、下人,一下子清静了许多。

宁歆歆进行到第三次胸外按压的时候,太子殿下终于把那口气倒上来了。

见他不咳嗽,开始缓慢送气,宁歆歆觉得是时候吃药了,便疲惫地吩咐一个医官:“不去根节的麻黄、未炙的甘草、不去皮尖的杏仁各五钱,水一盏半,姜钱五片,同煎至一盏,快点端上来。”

这药名叫三拗汤,属于哮喘急救药方,但是效果因人而异,太子能不能指望上这个药,看他本人造化吧。

不一会儿医官呈上了药,宁歆歆闻了闻、又尝了点,确定没有掺假,才掰开太子的下巴给他灌了进去。

眼见着太子气喘得越来越匀,面色也由紫转白,宁歆歆知道药已起效,精神马上就放松了下来,像条死长虫一样瘫在床脚。

一个人做心肺复苏的工作强度比起钳工也不遑多让,差点就给她累废了,饿得前胸贴后背。

看了不少古言,她相当清楚大婚这天多半新娘都会挨饿,昨晚上就做好蜜三刀揣进了怀里,这是她妈妈最拿手的点心之一,小时候她饭量小,在幼儿园老饿,妈妈就会做蜜三刀让她带着吃,抗饿水平堪比士力架。

用清水和油和面做底,麦芽糖、清水和油和面做酥皮,两块面团醒发至松弛后,用擀面杖擀成一样大小的薄片。

在酥皮那面刷一层水,粘上白芝麻,之后切成麻将块,每块上浅浅切上三刀。

用白糖、麦芽糖和水小火熬制糖浆,熬到沸腾并有浓密气泡时起锅备用。

最后,宽油炸制麻将块,炸好沥油后放进糖浆里浸泡,蜜三刀就做好了。

视之浆亮、触之不粘,拈了一块放进嘴里,蜜糖的甜味裹挟着芝麻的香味在唇舌之间荡开,带得人整个都熨帖了起来。

服下药不久,太子梁彦昭就悠悠转醒,皱着眉看了看自己大敞的前襟,整理好后睨着瘫在床脚、妆花鬓散、吃相喜人的宁歆歆,看到那身与自己相配的婚服,他便猜到这就是自己的未婚妻,北铉五十五公主,问了句:“是公主救了孤?”

“不用谢。”

“………”梁彦昭本来没想言谢的,听到这话只能勉为其难说了句:“还是要谢的,在下梁彦昭,谢过公主救命之恩。”

宁歆歆见梁彦昭还在看自己,以为他也馋蜜三刀,就嗦了嗦手指递过油纸包:“整点?”

洁癖的梁彦昭忙摆手道:“不用了,谢过公主美意。”

联想到前几天,探子报来“公主不欲成婚,跳车自戗”的消息,他眸底深了深,探手摸到袖兜里的一封《放妻书》,淡淡开口:“公主相救之恩,孤无以为报,不知公主想要何谢礼?”

普天下应无人想要殉葬,她只要开口,立时就能拥有自由。

宁歆歆歪头琢磨着梁彦昭的话,赏赐……她想要回到21世纪,太子又赏不了;北铉那个把女人当玩具的夭寿国家肯定也不能回,想来想去还是待在南潞得劲儿。

之前她想的还是,包办婚姻不可取,自由恋爱永远的神,等给太子治好病就和离。但是看见梁彦昭真容之后…

她的想法就有些动摇。

再者说了,上辈子活了二十三岁,这辈子也有十七,大姑娘上轿还是头一回,好赖不济先把婚礼全须全尾地搞下来。

这是仪式感达人应有的修养。

“什么谢礼都行?”

宁歆歆问完话,凝神等来了梁彦昭的回复,声音很好听却不带一点感情,像极了学校门卫大爷那台半导体收音机。

“只要孤能做到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 白血:取自《傅青主男科》,“白沫何以名白血?以其状似蟹涎,无败痰存其中,实血而非痰也。若将所吐白沫露于星光之下一夜必变红矣。”

三拗汤:取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:三拗汤。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金缕衣

教科书中的朕

金吾夜

我娶了美强惨戏子(女尊)

修仙女配谋长生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×
东宫好食记(美食)
连载中苗五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