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第 22 章

第22章

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,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,实际上是要求大家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达观点。

而表达观点最容易出问题,钱思齐非常为难,心里已经放弃这次机会了。

钱思齐自家知道自家事情,自己的思想,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。

就算取巧也没有办法,无领导小组,没有绝对的答案,只有不同的立场,

自己几个人就是这样,立场完全不一样。

正如沈山长说的一样,一行人中,有自己这样还没有下场考取童生的人,

有陈定风这样才名远扬的人,有那些读书多年,早早就考上了童生,就是考秀才也可以下场一试的人。

还有在青山书院读书许久,对沈山长非常了解的人,

用现代的观点来看,这是一场面试,面试成功者,成为山长的亲传,也就是一个公司老大的心腹中的心腹。

这种面试,更考验的应该是岗位匹配度,想到此处,钱思齐有了些思路,但是却也缺乏关键的信息,

所谓的岗位匹配度,是需要对岗位有些了解的,

钱思齐对沈山长亲传弟子的这个岗位的了解实在太少,只知道些表面,比如他有两个优秀的弟子,现在想要再收一个,如果弟子优秀的话,恐怕是关门弟子了。

想来想去,都没有思绪,钱思齐干脆放松下来,反正自己应当是能进入青山书院的,至于拜师,能拜上固然好,不能拜上,也没有什么,只是面对外祖和娘亲两个知情人要麻烦一些了。

况且这岗位是终身制的,自己现在努力揣摩面试官的想法,进去了,之后长久的日子,难不成还要长久的揣摩不成,

不如表达自己的本意,能得就得,不能得也是好事,毕竟只是身上有一个秘密。

又想到了这些,钱思齐要被自己给纠结死了,这两天,脑子一直在转动,一直都想不明白,前面的路,到底应该怎么走。

钱思齐知道,自己在踩钢丝,稍微不注意,摔下去,就是粉身碎骨。

从自己来青山书院开始,这事情,就已经进入了不可控制的阶段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
钱思齐还在想,其他的几人已经开始说话了。

陈定风最先开口,说起了贞观政要卷五的论公平,引用了诸多先贤的经典言论来进行论证,将这场景扩大化,

拿出李世民来举例子,希望沈山长效仿李世民的做法,而自己效仿魏征。

洋洋洒洒数数百字,几乎无卡顿,很快就说了出来。

几个旁听的夫子们,不住的点头,为了不影响大家答题,都没有出声。

钱思齐心里大赞,不仅仅是钱思齐,其他考生也都被吓住了似的半响没人开口。

钱思齐想了想,“陈兄的这番论公平的言论,字字珠玑,实在说得精妙,但是有些文不对题,说得太过空泛,山长问的问题,陈兄还是没有给出合适的答案。”

钱思齐想,自己答题答不好,不如做一个钢筋,找一找别人的问题,

陈定风看向钱思齐,“请问钱兄弟有什么高见,说来听听。”

整个场面一下子充满了硝烟的味道,

其他的考生都在心里默念:打起来,打起来。

陈定风早早的才名在外,原本就是一大对手,钱思齐昨天的表现也非常好,非常突出,如今两个热门选手,针锋相对,让大家兴奋不已。

“我学识一般,高见自然是没有的,我们大家都能下场,就是公平了,”

“山长原本是青山书院的山长,青山书院的学生众多,其中才华横溢者不在少数,山长收徒不限于青山书院,广泛的邀请我们各家私塾的学生,给大家机会,这就是公平了。”

“整个安南县,有钱有势的人家不在少数,这些人家家中的子弟也不乏优秀者,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商户子弟,却凭借公平公正的考试,获得今天的这机会,这就是的公平了。”

“沈山长收弟子,不讲关系,不讲权势,不讲出身门第,唯才是举,这就是最大的公平。”

钱思齐想,自己既然没有才华,干脆吹捧一二,况且,这样的时代,沈山长这样的收徒方式,挺难得的。

至少自己这样的普通学生也有机会,

“既然已经有公平了,后面的就看山长的了,所谓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我等已经打拼完成,剩下的就看命了,山长只管出题就是,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罢了。”

周围的夫子们也同样点头,钱思齐说的这些的,从文采上来说,差了些,但是却说得更贴心。

接下来,其他人也依次开口,然后其他人反驳,进行辩驳,接着有人提出观点,然后接着反驳。

‘此言差矣’成为了最长出现的词汇,钱思齐打起精神,据理力争,努力的拍马屁,

实力不济就只能这样,剑走偏锋,不能以实力服人,就只能想办法吹捧一下面试官了,

沈山长等人认真的看着现场,心里都在评估,至于孙永清则是惊讶的看着自家外孙。

他都不敢相信,一向温柔腼腆的外孙竟然有这样一面,这般跳脱。

至于另外一个弟子姜济泰,倒是他一贯的性格,不擅长说话,但是说出来的都是有效的话语,没有废话,正如他的文章一样。

场面上你来我往,非常热闹,围观的夫子们干脆端起茶,喝了起来。

沈山长颇为自得,这题目,看起来举重若轻,非常随便,其实是他和另外两位夫子商量了好几次的,

这些学生的实力,通过昨天两场考试,也能试探出一二了,剩下的,就是看性格问题了。

沈山长原本是属意陈定风的,整个安南县,陈定风的才华都是数得着的,最主要的是还很年轻,陈定风家境贫寒,家中还有病重的老母亲,

而青山书院要求住在书院,陈定风尚未高中秀才,不好为他破例,所以陈定风明明很有才华,却没正式进入青山书院读书。

县里教谕惜其才华,允许陈定风随时进入县学看书,县学教学一般,相关的学习资料和书籍,却是最齐全的,

在这次之前,沈山长就已经考教过陈定风,见其天赋过人,才华横溢,有真材实料,心里面留下了些印象,想着这次考教,陈定风的表现定然不一般。

不出沈山长所料,陈定风表现出类拔萃,

奈何,还有一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钱思齐异军突起,沈山长自然能看出,钱思齐的基础稍差,有些欠缺,

但是思维敏捷,想法颇有独到之处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,况且陈定风的才华,是大家有共同认知的,都知道他有才华,所以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要求,

而钱思齐之前,几乎没有什么才名传出来,所以一下子异军突起,反而给人深刻的印象。

想到这些,沈山长就陷入了纠结中,其他人表现都不差,也都是安南县年轻一辈中数一数二的人。

但有陈定风和钱思齐珠玉在前,就显得稍稍有点不足了。

选定了这两个,沈山长又陷入了新的纠结中,到底是陈定风还是钱思齐,有些为难了。

钱思齐不知道沈山长的为难,不然他一定会大声建议,小孩子才做选择题,大人是全都要,既然两个都喜欢,那就两个都要,

最后,钱思齐凭借自己的诡辩,说得大家无话可说,不知道如何接话。

而陈定风凭借自己的才华,说得大家都心服口服。

“好,好,好,我安南县有诸位人才,将来必然蓬勃发展……”

沈山长喜欢鼓励教育,先是鼓励了一下开口的所有人,一通鼓励下来,尽管大家都失落自己失去机会,但也都打起精神来,等待最后的结果。

“定风和思齐两个表现都是上佳,我心甚喜,”

说到这里,微微的停顿了一下,钱思齐心里咯噔了一下,看样子,自己和陈定风进入了最终决赛,

只是不知道花落谁家,心从来都没有跳得这么快过,

说时迟那时快,钱思齐忽然灵光一闪,猛然开口:“那陈兄就是我真正的兄了,师兄再上,师弟有礼了。”

神态天真,表情自然,努力的表现出自己的因为年纪小,性子急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,

钱思齐庆幸,原主的年纪是真的小,才13岁,个子也不高,爱爱小小的,是这一堆人里面最小的,加上原主有一双杏眼,这样的眼睛,很容易给人一种无辜和天真的感觉。

面对一个天真活泼,还有多少有些天赋的13岁少年,大家都不忍心谴责。

虽然这个13岁少年刚刚还大杀四方,善于诡辩。

沈山长正要说出的话停顿了片刻,接着淡定的说道:“如此看来,你们师兄弟四个,小的性子最急。”

钱思齐砰砰跳的心这才停了下来,刚刚他在赌,赌沈山长也在犹豫,

钱思齐知道,自己一半的机会,陈定风也有一半的机会,沈山长未说出口话中,有可能是自己,也有可能是陈定风。

郑耀率先站起身来恭喜:“恭喜沈兄得到两个佳徒,倒是我有些遗憾了,”

言下之意,谁在沈晋华那里落选了,他不介意补上。

沈定风也哈哈大笑,“是我贪心了,实在是两个都颇为优秀,下手快了些。”

其他人也都纷纷恭喜,沈山长笑着接受,同时宣布自己要正式的举行收徒仪式,欢迎大家的参加。

很多人这才反应过来,沈山长竟然两个都收了,纷纷上前恭喜两人。

钱思齐还有些心虚,也有些庆幸,

沈山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师父,接过话去,让大家都以为是他的想法。

“我打算看一个良辰吉日,到时候正式收徒,定风,思齐,你们两个同时拜师,定风为师兄,思齐为师弟。”

两人跪下答应:“是,师父,”

“好,好,起来吧。”

作者有话说

第22章 第 22 章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金缕衣

金吾夜

修仙女配谋长生

教科书中的朕

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×
放弃科举成为最强中介
连载中应何似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