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第 54 章

第54章

天渐渐的冷了,书院要准备放年假了,钱思齐庆幸,青山书院没有年假这回事情,不然的话,自己的成绩不能看,因为分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,师父都有意见了。

沈晋元对钱家的事情非常不满意,两家住得近,钱家折腾的动静他也知道个大概,毕竟,庄子上总有不能处理的事情,需要来问钱思齐处理意见,或者直接找钱思齐回去处理,尤其是在书院下学之后。

“马上要放年假,我打算带着你们师娘和师妹一起你们师兄那里过年,你们两个要积极进取,每日偶读要读书,不可松懈。”

钱思齐和陈定风异口同声的答应:“是,师父。”

“尤其是你,思齐,你的天赋尚可,但勤奋程度相较于你师兄,差得实在太远,还时长分心在做生意和家务事上,这于你成长不利。”

之前见钱思齐每天都不认真学,经常操心家里的事情,而且钱富贵经常在县城里面忙,庄子上的事情全部交给钱思齐,沈晋元心里不得劲,悄悄的给钱思齐加了很多功课,还经常将钱思齐留在卧鹿园学习,

奈何钱思齐拼命的挤出时间来学习,功课也都能完成,还时不时的处理家里的生意,倒是沈晋元怜惜徒弟太累,又想着小弟子相较于三弟子来说,年纪还比较小,稍微放松了些。

但是还是心里意难平,一有机会就要说一说这事情。

钱思齐心里很虚,她的老师运很好,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,总是能遇到好老师,沈晋元是一个非常好的师父,不管是大事小情上,都对钱思齐非常关心,

对于钱思齐经常要忙家里的事情这点,沈晋元的意见很大,已经说过好几次让钱思齐搬到他家里来,专心学习了,好好准备科举,

沈晋元对徒弟的期望就是传统儒家的想法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希望徒弟能够功成名就,建功立业,这是传统的价值观,钱思齐并不排斥这种价值观,

毕竟在上辈子,她通过高考,走出大山,改变命运,但凡是这个世界的科举,管得不那么严格,钱思齐非得考上一考。

正是因为不能达到沈晋元的期望,沈晋元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来,钱思齐都装傻拖延,

看着钱思齐心虚认错的样子,沈晋元也没有多说什么,心里暗暗的决定,之后要找机会和徒弟的爹好好的谈一谈,

之前他各种顾忌,不愿意插手徒弟的家事,这些事情,都是和徒弟说,眼见说这么多次都没有用,沈晋元干脆釜底抽薪,直接去找弟子的家人说去,好好的状元之才,经常忙于家事,实在是浪费。

如今沈晋元身边两个弟子,陈定风天赋甚佳,尤擅诗词,文章也辞藻华丽,一派风流,在整个安南县,是数一数二的,这还是沈晋元才教导半年多的情况,从长远来看,将来殿试未必没有机会,

钱思齐虽然在文章上的辞藻没有陈定风华丽,但是难得的是思想开阔,天马行空,格局也大,更加难得的是虽然思想看得高远,做事情的时候,却又脚踏实地,能体察民意,做事情既严谨,又周到。

沈晋元不知道,这是作为一个社畜的基本能力,一个成功的社畜,要求上能应付无理取闹的上司,下能耐心沟通改方案十几遍的甲方,还要能在谈生意开会的时候,学会高谈阔论,更要做事情的时候严谨周到。

相较于陈定风,沈晋元其实更看好钱思齐,当今圣上英明神武,朝堂清明,正需要做实事的臣子,自家小弟子要是能考中进士,外放锻炼几年,必然能做出一番事业。

带着一堆功课回到家里的时候,才一进庄子,就见侧边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,在长廊边上还有好几个身穿灰色衣衫的下人,自家的门房张三正在陪他们说话。

“公子回来了,”柏花上前接过钱思齐的书箱,然后行礼告退,家里的其他下人也都行礼之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,一点也不像之前忙乱,钱思齐一回家,一大家子人都扑上前来了。

听到钱思齐回来的消息,坐在正堂上的杨麦穗和坐在下方喝茶的客人都松了一口气,

“齐哥儿,你回来得正好,老爷找你有生意要谈,你爹去收豆子去了。”

钱思齐有些好奇,这段时间,老太太和自家老娘能拍板做很多主,大小生意都是能谈,今天这人是要谈什么生意,大到自家祖母接不下来。

来人看了看钱思齐,站起身来,大笑着打招呼,“这便是沈山长的高徒钱思齐钱公子了,久闻公子聪慧之名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

“小生见过先生,敢问先生高姓大名,来我钱家庄所为何事?”

“我姓吴,犬子如今正在青山书院就读,名叫吴云。”

“原来是吴老爷,我和令外甥杨景荣乃是多年同窗,关系颇佳,”

钱思齐和吴云不是很熟,只是之前在杨景荣的介绍之下,简单的认识,那吴云家中富豪,但在读书上不上心,整日吃喝玩乐,和钱思齐不是一路人。

吴老爷是一个老生意人了,顺着钱思齐这话音就说起自家外甥起来,又是一番寒暄,还是钱思齐不耐烦这些客套,主动转移话题,问起来吴老爷的来意,这才结束这一场你来我往的成年人的客套。

钱思齐问得直白,吴老爷出于生意人的习惯,喜欢铺垫一下。

“这下半年,这安南县最热闹的生意就是钱家豆腐生意了,你家这生意做得大,不只是在安南县做,还做出安南县了,实在了不起啊!”

杨麦穗得意的说道:“这都是我家这大孙子的功劳,吴老爷,你可不知道呀……”

钱思齐微笑的端起茶杯,看祖母夸起自己来,听话听音,吴老爷虽然只说开头,但是钱思齐心里已经有了猜测,想来,自家也没有什么其他能惊动吴老爷的东西,

这吴老爷今天来自家,就是为了这豆腐坊,只是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,反正不能是采购,采购点豆腐皮不至于让安南县大户人家的吴老爷出县城,到自家来。

吴老爷作为一个生意人的习惯就是和人你来我往,相互吹捧,相互讲价,

结果遇到杨麦穗,吴老爷感觉自己要破功了,之前钱思齐还没有回来的时候,两人就是在下人的陪伴下喝茶,接着喝茶。

等钱思齐回来之后,钱家老太太好像有了靠山一样,这话多得说不完。

听着老太太滔滔不绝的炫耀自家大孙子,偏偏这种需要没有什么条理,也没有办法从中打探到什么,简而言之,就是无聊的炫耀的废话,吴老爷暗暗后悔自己和钱家老太太搭话了。

钱思齐好好的旁观了一番这吴老爷的窘境,这才提起之前的话题为其解围。

“我家这豆腐坊只是小本生意,比起吴老爷家中富豪万千,十几个铺子,生意遍布各行各业,和你家比起来,我家这生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”

吴老爷自然得意自家的财产,但也不小瞧钱家的这豆腐坊,正如他说的一样,这半年,安南县最热闹的生意就是钱家的这豆腐坊了。

吴家自然有钱,但是吴家的生意很是平稳,这些年来都是一潭死水,变化不大,不只是吴家,其他家同样如此,这世上做生意的门路无非那些,都已经有人做了,只有钱家是异军突起,做的是一门新的生意。

早在钱家嫩豆腐生意开始的时候,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,但是嫩豆腐这种东西,限制颇大,必须在店附近吃,外带不方便,产量个没办法扩大,再赚钱,也有限制,

毕竟只是小小的吃食生意,有权有势的人家看不上,看得上的人家,先是顾忌钱富贵有一个秀才岳父,后又顾忌钱思齐被沈晋元收做徒弟,前途一片光明,

眼看钱家下一代有出息,不少想打主意的人都退缩,有那聪明的人,多来吃几次,厉害的勉强仿个六七成,一般的仿个五六成,也都有生意做。

但是当钱家豆腐皮、豆腐丝、腐乳和素鸡这些东西出现的时候,不少人家就开始观望了,

这些东西和嫩豆腐不一样,这东西能保存很长时间,吃的时候泡发就行,而且还很轻便,方便运输,简直是一个绝佳货物。

豆制品的味道经过庖制,非常像肉,里面的营养也充足,不少人都喜欢吃,素鸡,豆腐丝这些都非常好卖,很多行商,专门为了这豆制品来。

就是很重的腐乳也都非常受欢迎,腐乳味重,可以佐稀饭,馒头,饼,米饭等等这些,而且受众面广,不管是有钱人家,还是普通百姓人家,都能吃这东西,一些穷人家,拿这代替盐来吃,

有那些行商长期出门在外,饮食上非常不方便,有这腐乳在,吃干粮也能增添些味道。

吴老爷自己家里就非常喜欢吃这些东西,非常喜欢这些东西的味道,对它们很有信心,所以亲自到钱家来谈生意,想要和钱家合作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54章 第 54 章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金缕衣

教科书中的朕

金吾夜

我娶了美强惨戏子(女尊)

修仙女配谋长生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×
放弃科举成为最强中介
连载中应何似 /